《航拍中国》第二季第四集如意甘肃

甘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黄河穿越兰州,将这片土地划分为河东与河西。一南一北的山脉挤压出一条约1000公里的狭长走廊,片片绿洲勾连着中原与塞外。

我们的飞行之旅从甘肃中部开启,邂逅别样的黄土高原,穿越时空隧道,俯瞰农耕文明的过去与现在。顺流而下,看一条大河如何变换色彩,最后与一座古城不期而遇。

飞行在甘肃的中部,大地就像凝固的波浪。数千万年前,这里曾是广袤的水面,远古的狂风带来漫天沙尘,一层层地淤积在水中。大约800万年前,湖水干涸有了黄土高原。

跟随游客的车队进入这道峡谷,数百万年前,这里仍旧充满着大量湖水。随着地壳的抬升,每一万年,水位退去1米。

松软的泥沙被河水带走,附着力弱小的沙石从岩壁迅速坠落,河谷的两侧,坚硬的砂砾岩却屹立不倒。这里最高的石柱有200多米,相当于70层楼高。

石林,一般是由可溶于水的石灰岩形成,黄河石林的容貌,得益于大自然持续的塑造。我们无从想象,未来这片石林将被雕刻成什么样子。

在黄河的臂弯之中,是龙湾村,长时间以来,龙湾村与外界的通路只有两条,一是峭壁上的羊肠小道,另一条则是乘坐羊皮筏子。

羊颈部的刀口是整张羊皮的WY破损之处。制作筏子需要使用山羊的皮,耐磨的山羊皮在经过处理之后可以使用十几年。

乘坐羊皮筏子现在是龙湾村的旅游XM。羊皮筏子古称“革船”,在黄河上的使用时间已有大约2000年。

西北高原上,黄土层面积较大的平坦地形被称为“塬”,董志塬,面积ZD时超过900平方公里。平坦而细腻的黄土层,让这里成为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每年8月到10月,是董志塬降雨最集中的时期,降雨冲S着疏松的土层。董志塬的塬面与沟谷之间的ZD高差达到200米,倾斜的坡度让这里的水土极易流失。

留住黄土高原的水和土有很多种方式,庄浪人选择了修建梯田。从1964年开始,这里的人们用整整34年的时间,将山地修整为近百万亩的梯田。

如果将庄浪人移动的土方堆成1米见方的土墙,可以绕地球6圈半,飞行途中,我们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这幅人工描绘的巨幅画卷。

发源于青海的洮河,在下游来到了甘肃的黄土高原,在黄色的山峦中穿行,越来越多的泥沙开始在这条河中汇聚。

龙汇山下,洮河汇入黄河,原本碧绿清澈的黄河遭遇了来自洮河的泥沙,一笔浓重的黄色颜料,就这样缓缓汇入了黄河。

在刘家峡水库,洮河与黄河交融汇聚,之后,黄河穿过大坝继续向东行进,一路吸纳越来越多的黄色,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河。

黄河自西向东穿过兰州城区,两岸的人在这条狭长地河谷中生息。从西汉兰州正式建成开始,这座古城的人口逐步增多,如何沟通黄河两岸成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山桥,第一座跨越黄河两岸的铁桥。1906年,德国商人以近17万两白银的价格承包了铁桥的工程。

当时中国无法生产出符合建桥标准的钢材,所有材料均从国外采购,历时10个月才送达兰州。

如今中山桥已经百岁高龄,不再通车,接替它的是兰州陆续建成的20多座跨越黄河的大桥。

2014年兰州西站正式启用,高速铁路入驻兰州,从兰州到新疆,兰新高铁要经过5个强风区。

在这条铁路运行的列车,需要经得住正负40℃的温差考验,也需要顶住12级大风的肆虐。

航拍中国|如意甘肃

离开黄土高原,来到甘南草原,跟随牧民转场的身影一路向东,看黄河在草原上起舞。随候鸟的足迹来到他们的乐园,翻越高山,发现一处与世无争的秘境,最后加入一场盛大的狂欢舞会。

高原的草场是牦牛的故乡,世界上90%以上的牦牛在中国。每年六月到七月,高原的草开始返青,牧民们赶着牦牛群来到夏季牧场,一直到冬季来临。

牦牛喜欢群体生活,一般只需要一个放牧人就可以管理一大群的牦牛。

看似凶猛的牦牛警惕性极强,为了让它们安静觅食,牧民放牧时常常与牦牛保持适当的距离,数千年的游牧生活与高原草场的相处之道,早已被这里的人们了然于胸。

玛曲湿地有多慷慨,黄河可以知道。大大小小超过300条支流,像毛细血管一样分布在地表。地下则是厚达数十米、可以蓄水的泥炭层。

玛曲湿地像蓄满水的海绵,将地上与地下的蓄水释放给尚且弱小的黄河。黄河刚到玛曲时,携带的水量只占总水量的20%,离开马区时已经达到了总水量的65%。

黄河在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的地方形成一个大大的弯曲,滋养出广袤的草原。这里生长的特色马种,被人们称作河曲马。

高原赋予了河曲马强健的体魄,它奔跑起来。最快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800米,剧烈运动后20分钟,呼吸就可以恢复正常。直到今天,河曲马悠然的身影依然陪伴着牧人。

西北人方言中,“尕”就是小的意思,这片湖泊被称作尕海。夏季的大海是一个合家欢的鸟类天堂。黑颈鹤,世界上WY在高原生活的鹤类,别看它们现在温文尔雅,刚出生时却很难和睦相处。

高原环境恶劣,为了抢夺食物,幼鸟之间的争斗时常发生,同一巢穴内的小贺出生三个月内的死亡率高达40%。这两个小家伙也许势均力敌,正学着和平相处。

被巨大山峰包围的村庄,藏语名叫扎尕那,意思是“石匣子”。大约100年前,一个名叫约瑟夫洛克的人来到这里,他在日记中赞叹:平生从未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

洛克是美籍探险家,稻城亚丁正是由于他的记述而声名远播。在中国游历了27年,洛克却将对于伊甸园的想象留给了扎尕那。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扎尕那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不急不缓,一样可以走向未来。

追寻着欢快的旋律,我们赶赴草原上一场盛会,学会锅庄舞是这里大多数藏族孩子的成长必修课。

这场锅庄舞大赛将持续三天,近千名参赛者来自不同的藏区,舞姿和服装都是参赛的内容。

锅庄舞就是围成圆圈唱歌、跳舞,最初只是藏族先民缓解劳累、适应恶劣环境的娱乐方式。

今天锅庄舞已经成为藏族人独有的广场舞,人们欢聚一堂,营造着欢乐吉祥。

接下来的旅程从甘肃最南端开启,林间瀑布,云海山峰,这里的美景宛若江南。一路向北,发现古人开凿石窟的奥秘,飞往一片密林,寻觅隐士踪迹。

甘肃陇南与四川相邻,成语“得陇望蜀”,说的就是先占据了这片山水之后,又贪图四川的风光。

陇南会改变我们对甘肃干旱之地的印象,远远看去,这座山像高高的鸡冠,因此被称作鸡峰山。鸡峰山是一座被传说笼罩的山峰,大约1000多年前,山顶就开始修建庙宇。

西方教堂偏爱闹市,东方寺庙更钟情山林,越是远离人烟的高山之巅,越能代表建造者的虔诚之心。

因为山形酷似麦垛,这座山得名麦积山。在距离地面10米到140米的悬崖上,镶嵌着221个洞窟,洞窟内保存了10000多尊塑像和上千平米的壁画。

为了开凿石窟,古人在崖壁上凿石孔、搭栈道,岩壁上至今还能看到当年施工的痕迹。

悬立在麦积山东崖的大佛,据说原本供奉在石窟之内,发生在唐代的大地震,令大佛严重损坏,今天的“露天大佛”,是地震后重新修缮的。麦积山的崖壁之上,镌刻着1600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文字中,将人与山放在一起就成了仙。古人认为只有住在高山之巅,才能更接近天空和自然。

崆峒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山上的道观始建于唐代。据史书记载,鼎盛时期,这里曾有房屋650余间。

武侠小说中的崆峒派,平添了这里的神秘色彩,但这种功夫在崆峒山中真实存在。如今的崆峒山除了道观,还保存有不少佛教寺庙和古代学士的讲学之所,陡峭的上山之路,考量着每一个造访者的意志与恒心。

越过乌鞘岭,我们开启一段艺术与自然之旅。鼓声中感受西征将士的豪迈,石窟画卷中重温佛教的薪火相传。一路向西,山体上的油画震撼登场,翻越祁连山脉,惊叹冰山融雪创造的勃勃生机。

沿着祁连山一路向西,山脉北侧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由于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这里被称作河西走廊。乌鞘岭是河西走廊的起点,也是中原进入河西地区的第一道屏障。

常年大风和严寒让翻越这座山峰变得异常艰难,同样遇到阻碍的,还有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它们被迫在山脚下停下脚步,断绝了河西地区获得大规模降水的可能。

凉州攻鼓子的起源,只能从传说中挖掘,民间故事中,在古代曾有一支军队被重重围困,情急之下。他们在直筒鼓里藏了兵器,扮成打鼓艺人才冲出重围,不断变换的阵型,好像重复着古代的战阵。

沿着河西走廊继续向西飞行,马蹄寺,一座以石窟而闻名的寺院,将洞窟连在一起的,是开凿于岩壁内的甬道。甬道又陡又窄,想要登顶极为困难。

洞窟内的塑像最早建于大约1600年前,历经修复,保留至今。马蹄寺内有一个马蹄印记,相传是天马所留。由于这个印记,周边的山河都有了马蹄的名字。

依靠不同的飞行设备,人们可以从高空俯瞰彩色的丘陵。漫长的地质演变,让曾经的湖底变为山峦,湖泊沉积物含铁量各异,气候的干湿、冷暖变化,再加上其他矿物质元素的影响,让这里的岩石呈现出颜色为基调,却又层次分明的韵律。

大自然像随手打翻调色板一样的无心之作,可以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天赋”。

河西走廊的南侧,一条巨大的山系起伏绵延,它就是祁连山。祁连山并不是一座单独的山岭,而是一个庞大的山系。它东西绵延约八百公里,南北最宽处约四百公里。高大的山峰,凝固着大量的冰雪。

祁连山的北面和西面是浩瀚的沙漠,南面是干旱的盆地,东面则是广袤的黄土高原。四面的干涸包围着这座庞大的山系,使它成为一座“湿岛”,深入到大西北的干旱地区。

面积超过0.1平方公里的多年性雪堆和冰体,都被称作冰川。透明梦柯冰川,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是祁连山ZD的山谷冰川。

冰川会移动,世界上的冰川每天的移动速度从几厘米到数米不等,像舌头一样伸向山下的是冰舌,这是冰川的末端。冰川水从冰舌下流出,奔向西北的荒漠,整个河西走廊80%的水量来自祁连山。

奔跑在这里的每一匹马都有自己的编号,数字和字母代表不同的内容。通过编号,人们可以找到每一匹马的家族信息。

山丹军马场,亚洲ZD的军马繁育基地。山丹军马场的历史悠久,一直官办。如果从西汉名将霍去病在这里屯兵牧马算起,它可以说是传承了2000多年的“LZH国企”。

提到油菜花,人们通常想到的是烟雨朦胧的南方。当油菜花来到河西走廊,马上就绽放出西北的豪放。金色的油菜花和绿色麦田错落相连,宛如一块艳丽的地毯。

金昌,一座年轻的城市,这里的蒸发量是降雨量的18倍,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却让这里成为马鞭草的天堂。

藜麦为河西走廊带来全新的颜色,藜麦虽然被称为麦,但是它的近亲却是菠菜和甜菜。这种作物被认为是一种全营养食物,单一食品,就可以满足人体基本的营养需求。

藜麦来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人类种植藜麦的历史,大约有7000年,而它来到河西走廊还不到10年的时间。

河西走廊绿洲的面积不到8%,中原与西部的交流与沟通,为这片土地带来超出人们想象的色彩。

最后这段旅程,我们将飞越荒漠,探寻遥远的边地往事,前往沙漠中的绿洲,感受一段辉煌历史,水的奇迹和戈壁沙漠,随时颠覆人们的想象。

这曾经是河西走廊上最难以逾越的关口——嘉峪关,这座壁垒,是明长城的最西端,万里长城最终在嘉峪关画上句号。

行人通关在当时需要获得凭证,叫做“关照”,功能类似今天的护照。我们今天受到“关照”一词,就来自于这种古代通关的凭证。

这座关口的两翼曾经都建有长城,它们从嘉峪关南北两侧一直延伸到两边的高山和峡谷,这段长750米的长城就是保留下来的一段。它建在45倾斜的山脊上,好像悬在空中,因此得名悬臂长城。

嘉峪关的整套防御体系绵延数十公里,修建了168年。关口就是那个年代的边防重地。

风,是戈壁滩的主人,风力发电将风转化为人们可以利用的电能。风电装置的内部,装有一个增速部件,2级的微风就可以让风车发电,而当风力超过8级,保护装置会自动使风车停止工作。设备的顶部装有探测风向的传感器,它会让叶片始终迎着风的方向。

莫高窟,东西方艺术汇聚的地方。1600多米的断崖上,前后十个朝代在这里留下了数百个彩塑和壁画洞窟。

莫高窟被沙漠和戈壁包围,最近的沙塬距离洞窟仅有一公里左右。细小的粉尘拥有锋利的棱角和极高的硬度,它们随着空气流动进入洞窟,会对壁画造成伤害。

莫高窟的脆弱超出人们的想象,也正因如此,对于这里的保护才愈发显得急迫。

伴随着缓缓升起的太阳,西北的这片沙漠即将成为一个欢快的乐园。即使要靠梯子,攀爬这座沙丘依然很艰难。即便只爬到半山腰也要20多分钟,但目的却只有一个,在高速下滑中体验素带来的KG,速度太快,有时也会乱了方寸。

沙丘环抱的中心,有一汪清澈泉水。风吹进这种沙丘形成的环山洼地,会产生向上的运动方式,于是吹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到高大的沙山。

这种独特的地形是月牙泉从未被流沙掩埋的原因,也成就了数千年来的沙水奇观。登上鸣沙山,才能领略月牙泉的全貌,也只有美景,才配得上这独特的浪漫。

伴着阵阵驼铃,继续我们的沙漠之旅。成年骆驼的身高近2米,体重大约500公斤。沙漠中的运动健将,却天生敏感胆小,如果骑着骆驼打伞,伞下的影子都会惊吓到它。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骆驼都已被人类驯化,但要想轻松地骑着骆驼行进,人们还是需要跟着骆驼的节奏一起摇摆。

戈壁之上的这座小方盘城就是玉门关,它是汉代设立的边防据点。西域的和田玉,经由此关进入中原,这是玉门关名字的由来。

“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让这里成为遥远边地的代名词。玉门关设立之时,这里并不寂寞。士兵一边驻守,一边耕种,开始了屯垦戍边。

高地之上的土墩,是阳关保留下来的遗迹,“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让这座关口充满离别之情。在古代,出了阳关意味着告别家乡、亲人,迎接行人的是未知且艰险的征途。

穿行在这片戈壁怪石之中,你可以听到风声,风沙不曾将这里吞噬,反而年复一年塑造着这片土地的样子。

造型各异的雅丹变换着姿态,只要大胆想象,总能发现熟悉的身影。

从空中遥望,气势磅礴的远航舰队,正在沙漠上乘风破浪。

˙可宰相别忘了,最后决定何为经典,定调何为中华文化的都是那胜战之人,朕只是想让你稍微等一等,等朕凯旋归来,这石经你想刻多少就刻多少。

˙可这石经等不了啊,若晚一年,先祖留下的经典不知又要流散何方;若晚一月,那些民间抄本不知又将误导多少人;哪怕只晚一天,这些已近迟暮的宿儒都来不及将此生的心血刻于石上,哪怕少刻一个字都是莫大的损失。这不仅仅是一块块石头,而是能够支撑天下学子的信念啊。

˙信念?若我蜀国国弱兵疲,那石经刻得再多也未能保住。

宰相,不如我与你打个赌,从今以后,你和各位大儒就留在这成都学宫继续雕刻,我们且看百年之后,究竟是你的石经留下了,还是朕的江山留下了,可好?

˙罪臣谢皇上隆恩。

后蜀石经,肇始于公元938年,直至赵匡胤统一中原兵灭后蜀,石经的雕刻工作也没有停止,它历时二百年,碑石上千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十三经石刻,被后世学子奉为圭臬,传诵千年。

石经简而易之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只刊刻了七部儒家石经。分别是熹平石经、正始石经、开成石经、孟蜀石经、嘉祐石经、(宋高宗)御书石经和乾隆石经。而且蜀石经是这些石经当中字数最多、刊时最长也是规模ZD的一种。后蜀立国只有短短的三十三年,但是后蜀宰相为巴蜀大地留下了一部史上最强教材,而这部史上最强教材的背后还有一座史上最强学校——文翁石室。

我们学校有过很多名字,到今年整整的两千一百六十年了,后蜀石经最早就是我们学校的教材,我们学校是国家最早的(地方)官办学校,但是校址从来没有变过,读书的声音也从来没有断过,这是我们的骄傲。我就是个教书匠,在石室教书教了四十二年,修石室的校史修了七年,我今年七十八岁了,来日无多,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吧,只要孩子们愿意听,我就一定讲下去。

[今生故事]

同学们,你们好,请坐。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件我们四川的宝贝——蜀石经。同学们你们觉得四川哪样东西最厉害?火锅、熊猫,这个没有错,但是四川有一句话叫做:“李冰治水,文翁化蜀”,这是我们四川古代秦汉时期两件了不得的事情,李冰治水大家都知道吧?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就是因为有都江堰,但是文翁化蜀不是好多人都知道,就是说,西汉蜀郡来了一个能干的太守,叫文翁,他在成都的城南修了一座学宫,这就是文翁石室,从这开始巴蜀大地的人才辈出,百年之间就培养出了大才子司马相如、扬雄这些人,那时候文翁石室传授的必修课就是儒家经典,经里面记载了很多很多前人的智慧。

中国历史上有七部儒家石经,为什么你们就敢说蜀石经是史上最强教材呢?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点,之前的石经都是只有五经或者七经,蜀石经从后蜀毋昭裔刻了以后,宋人又继续刻,所以他集结了儒家的十三经。第二点,蜀石经它有注解,它就有标准的讲法。我挑了一块孟蜀石经残片:“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这句是说,肥壮的马儿,在远郊的原野上奔驰,那些马儿有苍白杂色的,有黄白相间的,有赤黄色的,有黑青色的,驾着车有力地奔向远方。第三个原因,蜀石经是最早的儒家十三经的丛书,宋代由于地域的关系,北方的开成石经不容易传到南方,我们孟蜀石经就不同,它是可以通过长江沿江而下,把儒家经典传播到整个南方地区,所以简单地说,有了蜀石经以后,学生们没教材的可以看教材,有了教材的可以校对教材,读不懂的可以看注释,住的地方远的可以看拓本。

而且据我了解,成都平原不产石,所以刻石经都是从都江堰运来最好的青石,找当朝最负盛名的大儒校对,然后再找最好的书法家用正楷来题写,还要找最好的工匠精雕细琢,最后将千座石碑全部立在文翁石室之内供学子们学习。

史上最强教材加上史上最强的学校,我想这就是蜀地文化绵延千年的原因所在了。蜀学得以绵延至今,更重要的是它代代相传的石室人和他们背后的石室精神。

朱老师,在您看来石室精神是什么?

石室精神就是注重教育,教育就是信仰,文翁初来蜀地就派人到京师长安太学去学习,接着就开设学宫,招收弟子,对教育的重视从唐宋元明清到解放前都没有改变过,所以我们文翁石室才能够培养出像郭沫若、李颉人、周太玄这些近代的名人。时至今日,石室中学仍然是巴蜀大地最好学校之一。

今天的石室还培养出了中国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奠基人苟清泉、中国固体和磁学理论开拓者李荫远,我国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总师钟山,还有中国航天历史上最年轻的总调度戴堃、ZGDY批战斗机女飞行员陶佳莉。

我今天很激动,成都建城二千六百多年,地址不变,名称不变,都江堰二千多年来不废不变,两千多年来,文翁石室办学不断,弦歌不绝,这三件事情是成都的奇迹,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蜀石经重回石室这也是一个奇迹。

《石室颂》

日之生矣,于彼东方

梧桐生矣,于彼凤凰

于彼石室,蜀学辉光

文翁而后,万象其昌

玉垒苍苍,锦水汤汤

德教化蜀,山高水长

我们志愿守护后蜀残石经,守护历史,守护薪火千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