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熔铸传承——辽宁省博物馆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开篇就说天下大事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么在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演进中,分合之间不变的是什么呢?每个纷乱的历史阶段对于中国而言只是江上风起,水面波兴,而大一统的滔滔江流却从未废绝。走进博物馆让万千珍宝带你寻找答案。

国家宝藏第五期节目的主角,是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的前身是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由人民政权建立的第一座大型历史艺术博物馆。伴随着中国文博事业的发展,新一代辽博人持续探索辽河流域古代文明,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丰富了辽宁省博物馆馆藏,也证明了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玉猪龙,它是五千多年前红山先民尊崇的氏族图腾。龙,生则腾跃于宇宙间,隐则潜伏于波涛内。辽宁省博物馆承载五千年辽河文明基因,它的历史命运从建立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有龙一般传奇。辽宁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十二万件,在这里,历代文物汇聚一堂,多元文化熔铸传承。

【一】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陈晓/中国美术学院插画与漫画专业教师叶露盈

热门IP改编的现象其实自古就有,《洛神赋图》就是改自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名篇《洛神赋》。《洛神赋图》的作者是东晋时期画圣顾恺之,整幅画作描绘的是曹植和洛水女神的爱情故事。邂逅、定情、殊途、分离、怅归。画中人物优美动人、栩栩如生,演绎的爱情凄美哀婉、惊世骇俗。《洛神赋图》原作已失佚,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是原作的摹本之一,是公认时代最早的摹本,北宋人所作。

[前世传奇]

三国时期,文学仙才曹植行于洛水之上,梦见一丽人心生爱慕,与之言好。哪知船身一抖,美梦破碎。梦醒时分,文思激荡,挥洒写就千古名篇《洛神赋》。近二百多年后,东晋一代画圣顾恺之,感其赋之华彩,叹其情之哀婉,决定绘一幅长卷与仙才有一番神交。数月过去,顾恺之却迟迟无法为画中的曹植洛神点睛。有人就着急了,他破画而出,《洛神赋》未结之情、未了之愿,穿越时空、奇幻上演。

画画就和吃甘蔗一样,得从不甜开始吃,慢慢品,这样才能渐入佳境(顾恺之吃甘蔗的故事是成语渐入佳境的由来)。画形容易画神难,不懂子健洛神之情怎能轻易下笔呢。《洛神赋》情兼雅苑卓尔不群,自秦汉起能称得起“仙才”的唯有曹子建一人。他与洛神相遇相知相恋,最终却碍于人神殊途而分离,如此百转千回,跟他的人生几乎是一样的。生来通透坦率,苦闷嗟叹而终,世人只看子健才思怎知他的志向与苦愿。

世人都说顾恺之“才绝”“画绝”,我看装起傻来也是一绝,身处乱世,恐怕只有痴黠参半才能明哲保身吧。没想到知我者竟是自建。论知遇,子健不如长康万一。长康仅凭一篇《洛神赋》便读懂子健心中所想,神来点睛之笔,让子健破卷而活。快与我说说洛神的心境,说不定我能把洛神点活,与你相见。这么久了,我忘了。忘了?子健与洛神之情凄美绝伦,怎么可能轻易就忘了。忘了就是忘了,不必多问。子健是忘了,还是不想见。说不定她已经放下了,我又何必去打扰她。若是她没有放下呢?她真的会来吗?不试一试怎么会知道。你可知思卿不见难赴黄泉呐。

她初见时对着我笑,有两个甜甜的酒窝,我也对着她笑。我不敢说话,就拿出我的玉佩表明我的心意,她懂了,同样举起了她的玉。她很高兴,我知道她在等我,可后来我犹豫了,碍于身份。她就那么远远地站着什么话都没有说,没有怨恨,只有静得吓人的哀伤。然后她哭了,眼睛里再也没有当初的光彩,我没想到,那竟然是我们的最后一面,难怪她眼睛里带着诀别。

佛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如今一见子健,才知道,最苦的便是这求不得、放不下。

附:火爆全网的背景音乐《仙才叹》歌词(第一段子健唱仙,第二段洛神唱才,第三段合叹)

风拂寒川洛水边惊鸿现云月羞颜青丝微绾明眸善遥相看魂绕梦牵奈何流言却步换离人怨思卿不见嗔痴醉眠枕梦坠旧年消遣

铜雀台前仙才现众生叹惊涛一片同根相煎七步难东归鄄勿痴勿念隔川无言纵使殊途情难断轮回喋喋不休的梦魇只身空挂牵薄云长夜忆断流年

一别成恨缘断难续苦难见泪叹人事飞远鬓白羞无言恨不尽鸿雁南去几番思怨无处衔酒入喉割破泪眼一别成恨缘断难续苦难见苦嗟相思成怨酒尽泪不干此生已残等繁霜散却孤月寒缘未起已灭

[今生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大画家,画技精湛,在历史上有“才绝、画绝、痴绝”的美誉,“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迁想妙得,以形写神”,这些关于画的理论影响了中国绘画史。隋唐以后一些大家的画中都能够看到顾恺之的画技和画风。他擅长人物画,对人物画有独到的理解。他认为人物画重在传神,传神重在点睛。其名言“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意在强调画中点睛的重要性。现在我们看到的《洛神赋图》都是摹本,辽博的这本是附文和画面同时呈现的,是最精彩的摹本之一,看起来非常生动。曹植文才卓绝,在《洛神赋》中采用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词汇来赞美洛神的美貌,譬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气若幽兰、凌波微步等等。曹植命运不济,与其兄曹丕有政权之争,在《洛神赋》中与洛神的爱情也没有修成正果。但是他依然屹立于文坛的ZF,成为后世的偶像。一代文俊曹植创作《洛神赋》,一代画雄顾恺之创作了《洛神赋图》,这样两个跨时代的大家结合,可谓是文学之美和绘画之美的ZF之作。

两千年前的洛水河畔,曹植和洛神凄美的爱情故事,穿越时间的长河感动了顾恺之。两千年后,一个90后女孩提笔作画,用自己的方式重现了这幅《洛神赋图》。

叶露盈出生在90年代,视顾恺之为高山仰止般的偶像,在创作漫画版《洛神赋图》之前,花了半年时间翻阅了相关的典故,从一幅《洛神赋图》到《山海经》、《庄子》、《抱朴子》再到中国千年文化,为其打开了一个完全崭新的视野。她曾经研究的课题是“东方传统经典绘本的现代演绎”,是将类似《洛神赋图》这样的作品画成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样子,因此她创作了漫画版《洛神赋图》。之所以选择创作《洛神赋图》是她经历过“有理想而不达”的心境,与曹植的心情有相似之处,被洛神赋的故事深深打动。赋中曹植对洛神的美,对中国古典故事的诠释,都做得淋漓尽致。而且顾恺之在《洛神赋图》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很多诗句被描绘得十分有意思,画中的生物都可能是来自于《山海经》《抱朴子》之类的典籍。画家就是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创造无限的可能

中国画有“以线造型”的特征,山水花鸟人物画都离不开“以线造型”,顾恺之的线被形容成“春蚕吐丝”的高古游丝的描画法,其线条运用非常流畅,行云流水,仅用线条就可区别出水纹和衣褶,以及不同的质感。叶露盈的创作也是基于“以线造型”,也想尽可能的传达出中国自己的东方韵味。

中国传统绘本和普通的漫画很不一样,顾恺之是用山作为情节与情节之间的隔断,自然过渡。例如将现代连环画或漫画的每一页撕下来,再将每张图拼到一起,把图与图之间的方框去掉,用山、水和空间代替方框在整张画面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读起来非常流畅而且又像是一张非常完整的画面。

在诠释洛神的形象时,曹植的原文形容洛神是“云髻峨峨,修眉联娟”,描述她的头发高耸入云,长长的眉毛又细又弯,听起来她就像一直在水中徜徉。顾恺之总是把眼睛留到最后才去点,因为眼睛是人整个身体里面最有灵魂的一个部分,通过眼睛可以看到人身体里面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光芒。叶露盈的画本里,有一个以鱼代曹植之眼的设计,这灵感也是来自曹植的原文和她对曹植的另一种解读:曹植刚刚到洛水河畔一人行走,“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意思是低头看,没发现有什么不一样,一抬头,却发现景象完全不同了,看见一位美丽的女子站在山岩之旁,而他的马车夫却似乎看不到洛神,于是请曹植描述洛神的样子,所以曹植借鱼的眼睛看到了洛神的世界。

我在创作《洛神赋图》之前,在国外学习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离开我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以后,我才慢慢找到我自己真正的归属。现在我仍然在读古籍,这真的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滋养我整个的创作生涯。——叶露盈

叶露盈不仅给我们讲了《洛神赋图》的很多故事,还讲了年轻人需要多读古书,需要多从古代文学中汲取营养的事实,如果今天在场的年轻观众,你们回去能找《洛神赋》读一遍,这期节目就没白来!

《洛神赋图》代表了中国古代画家的创作高度,也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希望越来越多和叶露盈一样的年轻人,能从传统文化中发现新的价值,创造新的时代艺术高峰。

守护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守护历史,守护妙笔丹青。

【二】铜鎏金木芯马镫——关晓彤/中国国家马术队运动员华天

这副马镫出土于北燕冯素弗墓,是现在能够发现的、已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一副双马镫实物,木芯构成,而木芯则由一整根木条围成,表面用铜片进行包裹、固定。最早为中国所发明,四世纪初期只有一个,悬于马腹左侧,到了五世纪发展为两个,看起来就像是现在人很常见的一种上马工具。它之所以值得守护,是因为在当时的北方草原,经常有战争,骑兵要有完整的甲具出战。一匹自然界中的马要想化身成一匹冷兵器时代的战马,首先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盔甲,一个让它看起来更加威猛的面具,一个让骑兵坐得稳的马鞍,最重要的是铜鎏金木芯马镫,有了它,从此人马合一,马变得更加容易驾驭,士兵在飞驰的战马上且骑且射,所向披靡。马镫改变了中国骑兵史,甚至改变了欧洲骑兵的未来。只有极少的发明像它这样简单,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催化影响。

[前世传奇]

公元五世纪,在中国北方,最常见的景象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是铁马金戈战沙场,北魏都城盛乐即呼和浩特附近的和林格尔,陷入了柔然族六万铁骑的整整五重包围之中,兵困马乏,守城将领只得急征一批新兵,快速去清理战场,回收可用的盔甲兵器。有一位新兵捡了一堆马镫回来,不顾众人讥讽,坚持说马镫才能保命。原因在于柔然人善骑,双方交战主要在马上,骑得稳方能刺的准。但是柔然人没有配备双马镫,稳定性差,不能持久作战。若我军配齐双马镫并采取迂回战术,加长马上作战时间,便可以一敌三。在北魏将军的带领下,北魏军发起了新一轮的冲击,勇猛如天兵天将飞起,冲出柔然五重包围,将柔然大将射杀。柔然人战败后对北魏军队的马镫铭记在心并开始研究和使用,其后代沿着草原丝绸之路西迁至欧洲多瑙河一带定居,把马镫从中国北方一路传播到了欧洲。

[今生故事]

南北朝时期叙事长诗《木兰辞》写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说明当时从军的装备都是自备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会清理战场回收可利用的盔甲兵器。在没有马镫的时候,重甲士兵骑马到达战场,要想和敌军交战,得先下马才能进入到战斗模式。当骑兵拥有了马镫之后,战士双脚有了强有力支撑,双手得到解放,即使身披重甲,不用下马也能在马上左劈右砍。马镫普及之后,让马成为了一件军事装备。十六国时期,草原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十分频繁,东西文化交流不断融合,铜鎏金木芯马镫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具有重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马镫也被称为“中国靴子”,是除了“四大发明”以外的又一个中国原创。

这副铜鎏金木芯马镫从南北朝中国骑兵的赫赫武功中走出,与当时历史互相融合,促进了欧洲的骑士时代,又催生了十六世纪的英国马术运动,在2008年的北京,一位年轻的骑士,踏马归来,续写了华夏古国的马镫传奇。他和马镫一样,根在中国,并从这里出发。马镫的命运与他相似,一路向西直到遥远的欧洲。千年来,人与马镫的关系不断变化。但他从出生到现在,初心从未改变。千年之后,他和马镫一起站上奥运赛场,让世界重新记起马镫从何方而来。以梦为马,不负华夏——华天。

华天是首位代表中国出战奥运会马术三项赛的骑手,也是奥运会马术史上最年轻的选手。因为父亲是中国人,华天从小听中国传统故事长大,花木兰的故事对其影响最深,他有一匹马叫“花木兰”,是所有战马中与他最亲密的一匹。除此之外,他很多优秀战马都是以中国英雄人物的名字命名,例如孙悟空,武松,乾隆。在华天的身上,虽然留着一半中国人的血,但他有浓浓的中国情结,那些战马的名字都是最鲜明的中国符号,他的心里有中国。除了代表中国参与国际比赛之外,还一直在中国做着马术推广的公益活动,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理解马术文化,就像当年双马镫传到欧洲创造了骑士时代一样。

第一次看到这件文物的时候,我觉得它是伟大的艺术品,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马术文化。因为马镫是战争的工具,所以我不禁畅想这对马镫的命运如何,它们赢了多少战争,输了多少战争。它们历经千年,但是却和现在的马镫相差无几,我对于古老中国的创新精神和匠人精神感到十分震惊,这一点让我觉得马镫很神奇。马镫在军事上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现代马术比赛XM也来源于军队,马术起源于欧洲的军事训练,是为了测验马匹的行军作战能力。作为一名中国的马术运动员,能够在这里讲述马镫的今生故事让我觉得很奇妙,能够讲述马术运动与中国身后的历史渊源我很骄傲,我也为今天能够站在这里感到十分荣幸。——华天

没有马镫就没有欧洲的骑士,没有骑士,就没有后来华天热爱的马术运动。几千年过去了,马镫也传遍了世界,可是马镫的外形万变不离其宗,现在马术运动中使用的马镫形状与铜流金木芯马镫很相似,但是它采用现代设计,合成材料制作,使它更加轻巧牢固。根据不同的比赛场景,设计和使用不同的马镫。

2008年对于华天来说意义非凡,他选择回国加入中国国籍,披上中国红,代表中国的骑士精神,为中国而战。

我在中国长大,父亲是中国人,我生来就是中国人,长大后有了一个英国身份,但我坚定的认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我今天站在这个舞台上,和北京的观众在一起,我觉得我身上英国的那部分好像忽然变得明显了,但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十五岁的时候我在全世界最英式的学校学习,在那个时候,我强烈的感觉到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真正下定决心回到中国,是在十五岁,而不是十八岁参加奥运会的时候,我认为我回国是理所应当的,我很高兴做出这个决定。当我站在这个舞台上,看到这样美丽的艺术品,作为拥有一半中国血T的人,我为这个发明感到骄傲。而我那一半英国血T,恰恰让我更能感受到它对全世界的影响。虽然它诞生于中国,但是它传播到许多其他国家,中国为世界的文化和军事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令人兴奋的是,中国马术文化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回归,我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马术比赛我很激动,也很骄傲,能够让马术重新回归到中国的现代社会中。马术这项运动也一定能够慢慢地在中国发展壮大,创造出属于中国的传奇。——华天

一件国宝,引出了一段奇妙的缘分,前世传奇里,一个新兵描绘了马镫是如何由中国起源,在血雨腥风成王败寇的战争风云中,由草原丝路向欧洲输出。今生故事里,一个现代东方骑士见证了由草原丝路传入欧洲后的马镫,如何告别浴血沙场成就现代马术艺术的优雅与风度。

守护铜鎏金木芯马镫,守护历史,守护丝路传奇。

【三】万岁通天帖——宁静/辽宁省博物馆艺术部主任董宝厚

中国书法艺术高古奥妙,但是王羲之的名号,你一定听过。从北宋时期开始,王羲之的墨迹就不易获致,时至今日,真迹早已不复存在,能让大家感受到书圣气象的就是这件《万岁通天帖》,也叫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它钩摹精妙,历经千年岁月流转至今,完整地保留了王羲之的笔韵和灵魂,有“下真迹一等”之美誉。据说第一幅和第二幅是王羲之本人的,第一幅叫《姨母帖》,他的姨母去世,他写信问候姨母家人,以表达非常痛心的心情。原文中“痛”字的字体庄严,完全体现了悲痛的感觉。第二幅《初月帖》看上去就有了有潇洒的感觉。王氏一门擅书,此帖更是集王羲之、王献之等王氏七人的书法摹本,世间仅此一件。这份摹本也是经历各种磨难流传下来的,很多人以为王羲之还有真迹存在,对摹本不够重视,包括乾隆皇帝起初对这件作品也不是很重视。而我们现在能够有幸看到的这件作品,要得益于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一代女皇武则天。

[前世传奇]

故事就发生在公元697年,那时武则天从大唐的皇后,变成为大周国的皇帝已经有七年了。她从当朝宰相王方庆手里得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王氏一门的书法真迹,甚是喜爱,常邀大臣一起赏帖。身为王羲之第十一代后人的王方庆,献出了ZC的法帖之后,内心又一直忐忑不安,同朝为官的狄仁杰,察觉到他的苦楚。经过一番商量,两人决定,要把王氏一门的十卷墨迹珍宝请回王家书阁。

好一番慷慨风骨啊,一个要保祖上清誉,一个要重同仁之义。

弘文馆已将王氏一门法帖全卷钩摹完毕,没有误摹之笔,连原作纸边破损处也都钩摹分毫不差。

是否有辱王氏家族?臣之荣光。是否有辱天下文士?臣之狭隘。

二位此行的目的,朕早就看出来了。其实,朕就是想看看琅琊王氏百年的风骨是否还在,怀英你替朕解忧之忠之真是否还在。书圣先贤百年不散的神采气韵,它不应该只属于朕,应该属于天下文士、百姓。朕得帖那一日,便特招弘文馆技艺最高的工匠,用上等的黄蜡纸双钩填墨,以求流传(来人呐,将原贴归还王大人)。大周的繁荣昌盛需要王大人这样的一脉相承、延续千年的世家大族,也需要像狄大人这样耿直中正、勤勉自强的人才。朕不可能万岁,终究归于一石一土。沧海桑田,能延绵不息薪火相传的还是这中华文脉啊。

[今生故事]

前世传奇故事的来源是《新唐书》、《旧唐书》对王方庆献帖的记载,武则天登基后极力搜求王羲之家族的法书墨迹。王羲之的墨迹在东晋时期已经比较稀少,到唐代就更加珍贵。就王羲之目前传世的法帖来看,唐摹已属凤毛麟角,这件法帖来源非常可靠,钩填非常精到,且有明确的钩填年代,所有因素一一集中在一件作品中的,只有《万岁通天帖》。万岁通天年间,狄仁杰和王方庆同朝为官,当时武则天权倾朝野,群臣中敢于直面进谏的人不多,《资治通鉴》里记载狄仁杰死后,武则天痛哭,说“朝堂空矣”,主要是指她与狄仁杰之间的信任程度。王羲之的真迹现在基本上没有传世的,都是唐代的摹本,还有一些拓本。关于唐代的钩摹本,除了北京故宫的《兰亭集序》、上海博物馆的《上虞帖》、台北故宫《快雪时晴帖》等存世量非常少。辽宁省博物馆的这一件《万岁通天帖》把七人合为一卷,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我们研究王羲之的行书,对于后人学习王氏书法的风格,体会其精髓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帖子。武则天的艺术修养相当深厚,尤其酷爱书法艺术,擅长“飞白书”“行草书”,深得王羲之的精髓。因为她喜欢书法,在她当政期间,涌现出了许多书法家,擅书成为入仕的一个重要条件。

我是业余书法爱好者,崇拜王羲之,我特别理解看到一幅好字的那种心情,那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武则天当时面对的是王羲之的真迹,她当时的心情应该是很澎湃的。可是大家不理解武则天,甚至害怕武则天会像太宗皇帝把《兰亭序》带到坟墓里一样将《万岁通天帖》占为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武则天完全可以以帝王的权威去占有这个字帖,但是她却没有夺人所爱,胸襟非常开阔,很了不起。这副法帖是很忠实的临摹,甚至钩摹出了原作的缺损,时间也赋予了它独特的印记,上面还有唐代到清代收藏的记录,有名家题跋,有两次火烧的痕迹,它就像是一位经历丰富的老者,缓缓地好像要向我们诉说什么。我想这一定是神形兼备的临摹功力和种种历史的机缘共同造就了《万岁通天帖》的传世价值。——宁静

可以给后世留下一个临摹的《万岁通天帖》,为中华文化的流传立下一个汗马功劳,这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对中国书法的一个贡献。我们的每一件国宝都记录着文化流传中的千年沧桑,每一件国宝背后都讲述着一段动人传奇的故事,这些故事从未随着时间而逝去,从过去一直讲述到今天。

我国历史上每逢大乱,必有书画国宝被毁或流失。《万岁通天帖》在朝代更替和战乱中幸存,因为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经历而更富有魅力。1922年溥仪开始假借赏赐皇弟之名,从故宫偷偷地运出了大量的字画和古籍,这些精中取精的珍品,既能为溥仪笼络人心也能买卖用于保命,这其中就有《万岁通天帖》。这批国宝跟随溥仪一路辗转来到长春伪满皇宫。1945年日本投降,伪满洲国土崩瓦解,溥仪仓皇逃出,国宝们被遗忘在了一栋不起眼的小白楼里,哪知当时的伪国兵乘虚而入,大肆抢夺洗劫,很多的传世名作在争抢中被撕毁,身首异处,无法还原。一时间,大量的文物在长春街头以麻袋论价,有的被倒卖出国再也无法收回,有的被送进灶坑化为灰烬。千年文明的传承就这样毁于瞬间。天佑国宝,《万岁通天帖》在这场文物浩劫中幸存,几经流传,它安然无恙地掩埋在一堆部队用的作战地图和计划档案里,静静地等着人们去发现。1954年,时任SYJQ副政委的周桓同志在军事地图和档案中发现了《万岁通天帖》,他将其转交到当时的东北博物馆,也就是今天的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至今。如同千里马需要伯乐一样,文物也需要一双慧眼,识得它的价值,从而让它得到应有的保护。

文物普查,就是以国家的名义对中国古代书画进行系统的、大规模的整理。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大概有三次:第一次是在九百多年前的宋徽宗时期,第二次是三百多年前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第三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杨仁恺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先生完成。这一次的文物普查被文物界称为史上最难以复制的壮举。

1983年6月,文化部文物局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正式成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这是一群至今无人超越的书画鉴定大师。当时的专家组平均年龄超过六十六岁,他们用自己的双脚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历时八年,跨越25个省市自治区,走进208个书画收藏单位,每天平均鉴定120件作品,为61596件文物正名。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中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组,鉴千古书画,正中华文脉。

杨仁恺老师从六十九岁鉴定到七十六岁,这八年,杨老付出了太多太多的辛酸,他的一只眼睛接近失明,另外一只眼睛高度近视。正因如此,杨老总戏称自己叫做独具慧眼。常常看到杨老伏在书案上,额头几乎碰到案子了,用高倍放大镜鉴定书画,看论文,特别地让人心酸。杨老写过的鉴定笔记有六十本,大约有240多万字,相当于一代鉴定宗师给我们后人留下的一套宝贵的百科全书。

我曾向杨老请教国宝鉴定有无诀窍,杨老听后大发雷霆,杨老说鉴定这件工作找诀窍是行不通的,年轻人做学问就不能走捷径,这种人生态度和思想是有问题的。即使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十多年了,我现在仍然心有余悸。——董宝厚

今天辽宁省博物馆所有的工作人员共同继承了杨老的一个心愿——好好保管这些存留下来的文物,让国宝在他们的手里不再沉浮。让国宝不再沉浮是我们博物馆的历史使命,是所有文博工作者的信仰。这件国宝可以说是九大博物馆推荐文物中为数不多的书法作品,可谓是万里挑一。

中国书法特别奇妙,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在写字,唯独中国把它发展成了艺术。即使现在大家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手机,即使年轻一代对书写的兴趣已越老越淡,书法艺术也不会消亡。就像宁静老师看到王羲之的书法,一千三百多年了,她还是特别激动。书法就和我们的黑头发黄皮肤一样,是我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当我们需要书法艺术的时候,其他的东西不能替代,我坚信我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我们有始终致力于寻找散失国宝的有志之士,也有杨仁恺先生这样求真务实、治学严谨的国宝鉴定者,更有我们的博物馆文博工作者世世代代的守护。就是这样一群一群的人留给后人伟大的遗产,让我们在当今世界继续感受并继承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节目中董宝厚提及《国宝沉浮录》,作者杨仁恺)

守护《万岁通天帖》,守护历史,守护笔墨乾坤。

【辽宁省博物馆的三件文物,为我们展现了中华民族瑰丽的艺术文脉和具有北方民族特色的生机活力。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融合了我国古代文学史和绘画史上两位巨匠曹植和顾恺之的艺术精华。铜鎏金木芯马镫是中国军事技术改革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上承魏晋书法精华下启唐宋书法高峰,承载着华夏文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坚韧和隽永。三件文物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图景,正是由于这样的交流才组成今天多民族大家庭,为我们的国家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