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中国古代艺术万象——上海博物馆

文物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最近我在国家宝藏密密麻麻绵绵不绝的弹幕评论里学会了一个新词叫“共享记忆”,没错,文物是民族的共享记忆,包含着我们民族最初的美、感动和信仰。

国家宝藏第七期节目的主角,是上海博物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千面魔都上海有一座永不落幕的大舞台,汇聚了百万余个独特的灵魂,它就是被誉为文物界半壁江山的上海博物馆。这里汇聚着历史的重量,它们跨越千年,将中华青铜文明完整的历史轨迹展现在我们面前,经过了上千年的化学反应,共同书写了一部青铜史书。它们刚柔并济,收放自如,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美术之魂,无论俊逸还是端雅,朴拙还是玄妙,这些技法精湛的作品,更是为我们描绘出了一部中国书法简史。这一件件传奇就像是无数苍劲挺拔的文字,为我们讲述着整个中国古代文明。——杨志刚

【一】商鞅方升——黄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工作者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讲究意不直叙、情不表露,给人一种神秘朦胧感,这一点在中国烹饪里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厨师做菜,一般精准到克,所以他们有各式各样的量器。而中国讲究适量、少许,即便是同一道菜,都会有千差万别的味道,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追求精准。

提到商鞅总会想到商鞅变法,变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把土地从国有变为私有,只需统一交税,而粮食就是税的形式,此时就需要有量器,就得标准和统一。很难想象2000多年前的秦国,从混乱迈入标准要经历多少艰难坎坷。商鞅方升不属于一个人,而是属于一个国家,它的背后藏着秦国崛起的秘密,更藏着中国一统的强大力量。

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的珍贵遗存,它通长18.7厘米,重480克。据方升侧壁的铭文记载,商鞅在变法时将此器容量定为一升,并以此为标准统一了秦国的量器,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小小的方升好像成为了秦国的传国之宝一直沿用到了秦始皇时期。据方升底部的铭文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此器为标准统一了全国的量器。为什么秦国能从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答案就在这方升中。

[前世传奇]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统一后的秦始皇面临着两项巨大的考验,一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法度、文字、度量衡,二是要应对接踵而至的刺杀行动。自古成业容易守业难,如今天下疆域虽已一统,但律法、制度甚至普通的量器都混乱不一,恐难长安。

此乃百年前孝公期间大良造卫鞅变法时所造标准量器,更是我大秦崛起的见证,土地改公为私,量器公平公正,大秦子民皆以勤耕为荣,是以粮仓充足国富民强。

早在陛下决心扫灭六国之时,便将这小小的方升视为强国重器,为的就是一统之日将大秦的量器乃至律法制度普及天下。

世人说,秦国富强皆靠卫鞅立法,但朕以为立法易执法守法难,若不是百年间大秦子民齐心协力执法守法,不会有今日。

赳赳大秦,齐心一统。

秦国虽无名士,但山东六国名士皆在大秦争鸣,穆公重用楚国百里奚、宋国蹇叔、晋国丕豹、公孙支兼并二十国称霸西戎,孝公重用卫国商鞅实施变法国富民强大败楚魏扩地千里,惠文王重用卫国张仪拆散六国合纵转为连横,昭王重用魏国范雎远交近政蚕食诸侯,如今楚国李斯更是助朕破六合成帝业。大秦法度量衡尽以富民为本六国百姓凭何不答应。

百年前,山东六国皆言变法,试问,是谁真正变人治为法治,又是谁,将变法进行到底。我大秦仅仅一个标准量器就能沿用百年分毫不差,更何况那数以万计的富民之策。方升虽小,但它的背后是大秦延续百年的强国之计,更重要的是,百年间大秦子民上到八十老妪下到三岁孩童,尽遵统一法度,如此秦国,怎能不强。山东六国纵然人才辈出,但绝无大秦子民执法守法乃至强国的决心。你可以杀朕,世人尽可以杀朕,但就算朕亡,秦王,统一强国的改革也将进行下去,影响千秋万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书同文”,更令隗状王绾统一各地法度量,并将此事刻于商鞅方升底部。至此,中华民族实现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今生故事]

商鞅方升上面留有两段铭文,一段是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关于商鞅变法和统一度量衡,另一段铭文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留下的,此时的秦始皇已经兼并天下。这件文物叠加了两个不同时期的两个历史事件,时间跨度超过一百年,是从战国群雄到天下归一狂飙突进的历史年代。商鞅变法涉及到废井田、重农桑、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等,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遗存的WY一件遗物。

商鞅方升最牛的地方不在于它的出身,而是有了方升之后,秦国一直以它作为一个标准器,并且在此后的几百年间一直没有变,从国家的执法部门到守法百姓都坚定不移地坚守这个体系。秦国统一中国,靠的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而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遵守统一的法度。商鞅方升的背后是整个国家执行改革强国的决心,商鞅方升本身发挥的作用在于它关乎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几千年前的秦国,开启了用统一标准治国的先河,而以商鞅方升为代表的量器标准给“民以食为天”的时代构建了一套稳定公平的经济秩序。几千年后的今天,仍有一群人延续着求精准衡公平的神圣使命,度万物量天地。

计量是生活的眼睛,看似平常的一天处处都离不开计量,决定食用安全与健康隐患仅在毫微之间,计量标准就是我们要守护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计量结果可以正言,更可以给你值得信赖的答案。真实的安全感来自于最实在的计量数据。我们从“布手知尺”“掬手成升”“迈步定亩”的计量历史里走来,商鞅方升所代表度量衡的统一开启了中华民族一统的时代。今天,更加精准的量子计量,打开了标准领跑者的新纪元。求精准,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我从事计量工作20年,解计释量,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方向

计量科学研究的职责就是建立、保存、维护并且持续改进国家的计量基准和最高的国家测量标准。中国的计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故事,《伏羲女娲图》中女娲执规伏羲执矩,规用来研究天象,矩用来丈量,象征着权力和秩序,都是典型的计量仪器。

计量是为了交换,在商鞅计量器出现之前,采用的是直观的方法,并不JQ。为了避免矛盾,所以统一计量。商鞅方升上面的铭文是最高权力者秦孝公命令刻上去的,代表皇权,上面刻着皇上颁布的诏令就意味着所有人都要遵从商鞅方升的标准。这个方升实际测量出来的容量有202毫升左右,据史料记载误差允许范围是5%,超过即罚。

从世界范围看,其他国家统一标准最早能够追溯到1875年,法国巴黎成立国际度量衡局,这个度量衡与我们在两千多年前商鞅变法统一的度量衡的元素一模一样。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为什么能够从未间断过,这与我们很早就统一了度量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最崇拜商鞅方升的地方叫做“以度审容”,商鞅方升是现在世界上现存的采用科学方法的最早的量器。现代人觉得“长X宽X高=体积”很简单,但是在两千三百多年前商鞅方升就有非常精准的测量数据,铭文写到“十六尊五分尊壹为一升”即十六又五分之一寸为一升,这就叫做以度审容,度即长度,用长度来描述容量。这个科学定义一直沿用到今天,未来也会是这样,这就是商鞅方升ZJ有科学内涵的地方。今天的量器与方升的外形早已不同,但是内涵仍然相同——方向

如今的计量人依然是秉持着我们老祖宗的计量理念来打造现代的计量标准,计量标准也越来越精细,无形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未来的计量也会有新的发展走向。今年,国际计量单位要重新定义,意味着老祖宗发明的沿用了几千年的以实物为标准作为计量基准的时代画上了一个非常圆满的分号,它的理念没有变,它的科学内涵没有变,变的只是它的科学方法。在未来,我们提到身高、长度、时间、电流、重量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溯源到时间上面来,甚至可以改写“海水不可斗量”传说。

商鞅方升的前世今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要有标准可测、公平可测,百姓自会心齐,延续千年的改革强国步伐自然会进行到底。

守护商鞅方升,守护历史,守护强国之计。

【二】南宋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那英/研究员级GJ工艺美术师马惠娟/工艺美术师萧峰

缂丝莲塘乳鸭图首先以经线做地子,然后用墨线勾勒图案的轮廓,色彩用纬线一点点地织就出来,图案从下往上慢慢呈现,经年累月才能织就。这幅作品长107.5厘米,宽108.8厘米,无论从正面还是背面都能看到盛开的莲花拥抱一池春水,双鸭惬意,乳鸭萌萌,图中的景象蕴含着成双成对、相濡以沫的美好寓意。在不同色彩的交替之处以及各种纹路的边界都有着雕琢镂刻的效果。从这件文物中看到了它的细腻,也感受到了它的坚韧。

[前世传奇]

南宋高宗时期,江东丝织重镇松江出现了一位神秘画家,其作品备受追捧,但除了一款“朱刚印”外,无人知晓其真身。朱刚,字克柔,其实她是江南大丝商庞家儿媳,空有男儿志,却为女儿身。八年间,她一心只为织就天下第一的缂丝画。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手中丝线微热,心中意气正浓。对于朱刚来说,缂丝屏风算什么,我要做更大的缂丝,我要做天下第一的缂丝画。妇人一衣终岁方就。对朱刚而言,技法身居其次,立心立气才自成高格,谁要做文人青睐的写意山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日常才见余味,莲塘乳鸭,全家和美,出自我之手,自然要与众人不同。

画作绘何,我心中已明,天下尽知我朱刚又能奈何,唯动天下人之心,才是朱刚毕生所愿。我心生柔软,还愁手中之丝黯然吗。为君缂彩丝,从此执手依,铅华尽。翠鸟与白鹭,绿荷红莲畔,为君绘双鸭,从此比翼飞。以丝代笔,尽述我心中自在向往。以画表心,守一池春水。

乳鸭并排,白鹭成双,朱刚,南宋缂丝第一织手,此图一出,从此再无二人。

[今生故事]

这件缂丝作品的出现至少跟两个社会背景有关,第一是跟当时缂丝的制造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分不开,第二是跟当时社会消费与审美导向分不开,这个社会在追求一种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女性特有的细致和耐心使得朱克柔将长短戗发挥到了JZ,形成了ZM的“朱缂法”。蚕丝是一种蛋白质,紫外线会对它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它上面的颜料也是有机的,对光线的要求很强,可以想象制造环境也是比较严苛的。从南宋传到现在能够保存得这么完好,很有可能这件作品刚一完成就被装裱了,当时的收藏者以及历代的收藏者都对它的保存环境做了防潮防霉变防虫害的处理。缂丝作品相对于其他艺术品来说,赝品非常少,一是由于缂丝的仿制成本高,二是难度非常大。作品中的鸭子、乳鸭、白鹭甚至浮于水面的昆虫都是成双成对的,翠鸟、燕子、蜻蜓却都是单独的一只,专家们推测,珍藏在上海博物馆的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并非是一件完整的缂丝作品,很可能是从原件上裁剪下来的。

1972年,香港知名实业家霍英东的女儿霍丽娜受邀参观上海博物馆,在馆中她对朱克柔的缂丝作品莲塘乳鸭图一见倾心,并心生一愿,想要拥有莲塘乳鸭图的仿制品,然而访遍全国也没能找到可以复缂这个作品的人。直到八十年代初期,霍丽娜听说苏州吴县缂丝厂的缂丝技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于是她又带着莲塘乳鸭图的照片慕名而来,全厂二十多位缂丝匠人,看过之后均默不作声,然而有一个人被推选出来,这位当代“朱克柔”就是马惠娟。

我从二十岁厂里面就做缂丝了,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年了。缂丝本来几千年下来,都是王室享用,平民百姓不要说看得到,连听都没有听到过。从1972年建厂做缂丝,那时候做日本人的和服腰带,到1981年,霍丽娜小姐要复缂莲塘乳鸭图,厂里面挑选我,我是觉得跟它有缘。这么多年,我已经离不开缂丝了,只要做得动就会一直做下去。寸缕寸金,终岁方就——马惠娟

缂丝工艺里讲究“通经断纬”,通过纬线的回纬使正反两面图案一样,莲塘乳鸭图难度极大,作品面积大,层次丰富,内容多样,颜色复杂,完成整幅仿制品用了200多种颜色。缂丝是目前为止WY一种没有办法用机械化操作完成的手工技术,它精细、复杂,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织造,每一个细节都有智慧蕴藏在里面,这也是缂丝最珍贵的地方。但是现在知道缂丝的人太少了,人们知道的大多都是国际DP的SC品,缂丝不管是原料还是工艺绝不逊色于他们。

在世界范围里,横向比较,其实都有缂这门技术,但是只有中国人用缂丝的手法作画,成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马老师有缘看了那么一次,就开始用毕生努力研究复缂它,这和我们的主题曲《一眼千年》有些不谋而合。缂丝成为“织中之圣”成为珍贵的艺术门类,这么硬的底气是谁给的,就是因为我们中国是丝绸大国。从陕西石泉出土的鎏金铜蚕到异彩天工的缂丝画,莲塘乳鸭图演绎着中国延续千年的丝绸命脉。

守护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守护历史,守护锦绣中华。

【三】大克鼎——易烊千玺/原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校长(潘祖荫第五代重孙)潘裕翼/原上海市文管会流散文物管理处处长许勇翔

七千多年以前,鼎是用来煮肉的陶器。大禹建立夏朝以后,以九尊青铜大鼎代表华夏九州,从此,鼎变成了象征权力的礼器。大克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内有铭文209字,与大盂鼎、毛公鼎并称“海内三宝”。大克鼎的主人名叫克,是一位膳夫,大克鼎壁内的铭文讲述了膳夫克祖先的功德,它是青铜铸造工艺的一种产物,字迹工整有力,对中国后来的书法篆刻艺术很有影响。

[前世传奇]

西周时期,周孝王继位时外有戎敌侵扰,危难之时,一位负责天子饮食和祭祀礼仪的膳夫克出现了。在他看来,御敌须先安内,而安内的关键在于一块肉。

雍侯三年未来朝见意在谋反,大王本要灭雍国,皆靠膳夫克从中斡旋,用一块祭肉化解僵局。

克手里的刀并非用来杀人,而是特来为雍侯割祭肉的。你乃周氏宗亲,大王岂会失礼。三年拒不朝见,他还会还我个“礼”字吗?雍侯贵为宗亲,当知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之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大王若是有心诛之,你和雍国岂会安然无恙?雍侯,你可知为何天子与诸侯之鼎有多少之别?自是高低等级之分。是也,非也。何为是,何为非?鼎的多少虽在于等级高低,但更在于眼界长短。眼界短,便只能食眼前之肉,眼界长,才能食得天下之肉。若是我联合其他的诸侯一举攻之,他又当如何呢?每当祭祀煮肉的时候,那群老鼠就会聚集在一起伺机而动,直至将祭肉分割食尽。雍侯可知,这群老鼠的结局如何啊?是肉足饭饱兴尽而归。雍侯当真是不了解这群老鼠啊。既已贪得肉的滋味,它们又如何甘于肉寡呢?最终互相残杀斗了个你死我活。所以说,老鼠啊,终究只是老鼠。若是它们懂得礼法规矩,自会一直有肉吃,若是贪婪冒进,终是自取灭亡啊。那若是大王知道了我今日的言行,他恐怕就不会对我以礼相待了。若雍侯接下这份祭肉,克自会跟大王言明雍侯尊礼拥护之心,而大王对雍侯之礼也自会如初。

祭肉虽小,但承载的却是大周的礼制规范,雍侯接受祭肉,就代表他甘愿臣服于周天子。大王自继位以来内忧不断,便命膳夫克出纳王命,斡旋大周各国。而膳夫克,竟不费一兵一卒,仅靠一块祭肉便助大王平息了内乱,于是大王赏赐铜铸了七个小鼎和一个大鼎。膳夫克在家中祭祀用大鼎意在将大王的恩赐告知祖先。

大周朝以礼治国,大到酒器标准,小到牺牲品相,皆是一个“礼”字,凡祭祀必依照牢礼之法,所用器具亦须符合身份。

天子治国,如用鼎,亦如分肉,大小、多少皆是一个“礼”字。礼正,则天下定,礼偏,则天下乱。纵使朝代更迭,疆土变迁,我华夏定会以礼享誉天下。

自夏朝起,鼎便是礼治天下的象征,直至战国末期,秦国拉开了法治天下的序幕,鼎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意义逐步弱化,但它所承载的华夏之礼却延绵至今,融入每个中国人的精神血脉。

[今生故事]

大克鼎的铭文告诉我们铸造鼎的人叫克,在发现大克鼎的窖藏里,同时还发现了小克鼎,是七个一组的列鼎。列鼎在那个时候只有诸侯才能享用七个,而这位膳夫能够使用列鼎,可见他与周孝王关系非同一般。当时列鼎的制度已经形成,盛行造器作铭,大克鼎里面的铭文书法在清末受到了很大的推崇,是当时青铜铭文的一个典范。大克鼎的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极其重要的史料,除了第一段周王赞美他的祖父功绩外,第二段记载了周王对克的赏赐,这些为西周的土地制社会制度及官制的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一手史料。周代人们往往在祭祀中用鼎,里面陈放牛羊猪作为祭祀品,去祭天、祭地、祭社稷的时候,鼎就成为了国家重器,成为了王权、统治权的象征。

一个鼎,其实从头到尾都在讲一个字—“礼”,生活中的礼既有讲究又有学问,虽然以鼎立国、以礼治国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鼎所承载的礼却已经融入了华夏民族的血液里,因为每个炎黄子孙都在用细微的言行守护着它,延续着它。

清朝末年,京城出了一个大新闻,清代ZM金石收藏大家潘祖荫集齐了西周时期两个ZD的青铜器,一件叫大盂鼎,另一件就是大克鼎。本以为沉睡了近三千年的大克鼎终于有了新家,但那个战争的年代,却让这个新家饱受磨难。曾经的名门望族人丁逐渐凋零,守护大克鼎的重任最终落在了一位年轻女子的肩上,她用毕生的精力完成了祖辈交给她的WY一件事——看好这些文物。直到战乱平息新中国成立,她才放心地给大克鼎找了一个安稳的新家。

我们潘家曾是苏州的名门望族,我的奶奶潘达于嫁过来之后,年纪轻轻就挑起了掌管门户的重担。对于大克鼎,奶奶一直很上心,费劲千辛万苦保护它躲过了战乱的浩劫。建国后,奶奶主动将大克鼎捐赠给国家,供更多的人观赏。之后的几年里,奶奶又陆续捐出家族中收藏的所有珍贵文物,细细点数,仅上海博物馆一地就达四百多件。捐赠文物时,我们潘家已经并不宽裕,但奶奶一生达观处世,对金钱看得极淡。她总说终于为这些文物找到好人家了。我奶奶的故事,我们潘家人要一代一代地讲下去。克保YJ,世代家传——潘裕翼

以前流传过一句话叫“海内三宝,潘有其二”,“三宝”说的是清末年间挖掘出的三件青铜器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而潘家就有两件(大盂鼎、大克鼎)。大克鼎是潘祖荫购得的,大盂鼎是当时左宗棠为了感谢潘祖荫在朝廷上帮了他忙,将所购大盂鼎送给了潘祖荫先生。不幸的是,潘祖荫在购得大克鼎后一年去世。后来他的弟弟潘祖年把大克鼎大盂鼎和所有的文物秘密运回苏州。潘达于18岁嫁到潘家,三个月后,丈夫去世。潘祖年去世前交待潘达于看好那些文物,不可随便给人看。就是因为这一句话,潘达于守护了一生。

当时国民党在苏州盖了一座楼搞展览,要求潘家把两个鼎拿去展出,潘达于意识到此事可能是骗局,婉言谢绝。后来抗日战争爆发,苏州城里的人纷纷逃到城外,潘达于已经逃到城外,但由于心系大鼎,又返回城里,日本人的飞机炸毁了电厂,因此她度过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个中秋。潘达于借着漏到屋子里的微弱的月光在后厢房地上挖开一个大坑,把两个大鼎装到木箱里再放进坑中,上面铺好方砖,再将挖出来的碎渣土小心翼翼地铺洒到院子里,掩盖痕迹。七年后,木箱腐烂,地面塌陷,潘达于取出大鼎,放置于后厢房内掩藏在旧衣物堆中,幸于无人发现。

潘达于在最战乱的时代里守了国宝一辈子,就像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但是在战争胜利之后却将这些国宝交予了国家。是位非常高尚、伟大的人。

我感到她走过了一条独特的心路,前五十年,她跟随她的祖父潘祖年的话绝不让国宝示人,把这些宝鼎藏藏掖掖,想尽办法保护它们,后五十年,她说人应该靠自己的双手活着,不要靠祖宗的财产,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也是国家的,我们应该还给国家。——潘裕翼

潘达于捐鼎的时候,写给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极宜贮藏得所,克保YJ。诚愿将两大鼎呈献大部,并请拨交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筹备之博物馆珍藏展览。虽然这封信的语言写得是那么轻,但是想到潘老先生的故事后,觉得它真是有千斤重,一辈子的守护最后只化成了淡淡的只言片语。当时上海博物馆回馈给潘达于两个奖励,一个是两千万(旧币)的现金奖励,还有一个是一张奖状,但是她一分钱都没有要,就把奖状贴在墙头,贴了五十多年。潘达于还钱的时候还亲手写了一封信:蒙政府赐予奖状举行典礼已深荣幸,今又蒙颂给奖金万不敢再受隆施。

回忆过去的事情,我的奶奶确实是一个非常不在乎金钱的人,她的心里边没有希望下一代一定要大富大贵大红大紫,她认为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就很好很实在。守了一辈子的东西,交给了国家,她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惦记的,我们兄弟姐妹,每次暑假寒假,从苏州到上海,她总会安排一天要到博物馆去看一看大克鼎。我的儿子就问,咱们家的东西为什么不放在家里,要放到博物馆,我奶奶就跟他说放到这里好,一个是安全,一个是大家都可以看,多值。后来我的儿子有了自己的女儿了,也问了这样的问题,我问儿子是怎么回答的,儿子说,还是太奶奶跟我们说的话啊。——潘裕翼

潘达于老先生有个藏在心里五十多年的心愿,当年捐赠的时候是大克鼎和大盂鼎两个姐妹鼎,1959年的时候,大盂鼎受国务院调令借调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所以大盂鼎与大克鼎分开了。由于大克鼎在上海博物馆,潘达于老先生可以经常去看,但是大盂鼎远在北京,不能经常看到,所以她希望两个鼎像姐妹有个重逢相聚的机会。许处长与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商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用严密的安全手段把大盂鼎运到上海。就在潘达于老先生100岁生日那时期,我们在上海博物馆为她专门举办了一个特别的展览。

当时奶奶上了年纪已经不太出门了,但这一次她坐着轮椅到展台前,从轮椅上下来我姑姑拉着她陪着奶奶转着看,她一边转一边用苏州话说“真的一点也没变,实在太好了”,“我为它们找到了一个好人家了”。——潘裕翼

我从小到大,听我奶奶听我父亲说曾经在1937年拍过青铜器的照片,也就是说奶奶当时在家里掌权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想到要给这些青铜器做一个档案。听说她当时拿出一千大洋来给家里的380件青铜器拍了照片,想必我的奶奶可能是把380件青铜器当成她380位女儿。从拍照片开始,奶奶走上了保护文物、奉献文物的道路,所以我看到这个照片真是特别的激动——潘裕翼

潘老先生在当时那么艰难的情况下给每一个青铜器留下的一张珍贵的底片,在今天来说,也是珍贵的文物。

收藏家捐赠文物给国家是一种化私为公的高尚行为,据不完全统计,捐赠文物给上海博物馆的收藏家有九百九十几位,但是收藏家捐赠的数量占整个上海博物馆珍贵文物数量的25%。没有收藏家的捐赠,就没有上海博物馆的今天。——许勇翔

《国家宝藏》栏目组也向全国所有的国宝捐献者表示深深的敬意。

几千年前,克的故事告诉我们无礼不成方圆,今天潘达于老人又用自己的礼为大克鼎求得了一个圆满。

守护大克鼎,守护历史,守护华夏正礼。

【上海博物馆的三件文物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讲述了三段可以歌唱的历史:大克鼎是西周青铜文明与礼乐文化的代表,鼎上的铭文体现出敬天法祖、自强不息的意识和观念。商鞅方升见证了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和秦始皇六合一统两个重大的历史节点,引发我们与改革家商鞅与千古一帝秦始皇展开对话。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是中国丝织工艺中DJ的、最奇妙的传世作品,显示了宋代艺术文化开出新的境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三件文物所传递的信息和能量有助于我们今天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的发展,创造出现代文明的新高度。】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