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三晋大地风起云涌

推翻我的观点不要紧,与事实更近一步了,这是一个好事情。

面对一生为之奋斗的研究成果,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是一种怎样的气度。

《三国演义》有英雄一出场,书里是这样描述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没错,这就是山西人关羽。三晋大地风起云涌的春秋岁月中诞生了无数如关云长一般的忠孝节烈、神勇威武的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张元成院长一起走进山西博物院。

《水经注》记载,禹治水,壶口始。四千多年前,大禹凿石导河的起点从这开始。自此,中华先祖克服艰险一路向前,中华文明的每一次社会变革之前,这里是试验田;许多新秩序、新思想的诞生,这里是起点。它们,来自于陶寺遗址,早期国家形态初现;它们,见证了晋国六百年的发展和强盛;种类繁多的三晋货币,是当时经济发达的实物见证。它们是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的产物,而古老文明被注入新鲜血液,无数个起点才走出了近日三晋的辉煌,奔流在血脉里的温热贯通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一】侯马盟书——韩童生/山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崇宁

春秋战国,那是一个兵荒马乱却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一直想要试图窥探它的一角,今天,或许借助一份宝贵的文物,我可以得偿夙愿。侯马盟书是二十世纪中国考古最重大的发现之一,是晋国最后阶段的文物见证,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我想,侯马盟书的分量不仅仅是一份契约这么简单,它身前还有怎样的洪流,身后又孕育了何等的文明呢?

1965年山西省侯马市出土了上千片侯马盟书,是春秋末期晋国世卿赵鞅与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结盟的誓言是用毛笔写在玉片或者石片上。如今那场乱战硝烟早如风般流逝,一代枭雄亦化为尘土,但曾经的血与火、忠诚于背叛,曾经那一颗颗悸动不安的心,侯马盟书正在诉说。

[前世传奇]

侯马盟书的前世传奇发生在春秋大国——晋国,当时偌大的一个晋阳城据险而筑,固若金汤,它的主人便是晋国大夫赵鞅。占据天险城池,理应是志得意满的赵鞅却是一脸愁云惨淡,赵氏内乱爆发,破局ZJ之法就是与晋国六卿之一知(zhi4)氏结盟,赵鞅亲自登门造访,我们的故事便从这里开始讲起。

˙以前,凭血缘便可凝聚人心,可如今,只得靠盟誓,而这结盟还须得一番仔细算计,安于你说,这友、这誓,不就是昙花一现么?

˙君上看得透彻,可这宗法礼制谁也跨不过。如今,君上若不杀臣,知氏必定嫁祸于赵氏,若动手杀臣,便会失誉于天下。君上,臣愿以死相报。

˙安于,快快请起,切不可有此念头啊!

˙君上,臣少时便追随君上,能遇知己之主是安于的福分,今臣不求苟活,但求君上无恙。

˙如今我连自家人都靠不住,只剩下你们这些身边人了。安于,你我福祸共之,不可相负,知道吗?

˙要破两难之局,唯有安于一死以示天下,但安于相信迟早实力定乾坤,君上等得到,而我,便在这晋阳城之上守着、看着……

˙恭喜叔叔,赵氏终能与知氏结盟。我等必效忠宗主,绝不背叛,绝不跟宗族敌寇往来,天地神明共鉴,若违誓改志,甘愿诛身灭族永不翻身。

˙酒尚温,人已殁,安于在天之灵可见到了吗?今我不再势单力孤,君用一命所抵,鞅必以一命所惜,我赵氏必成大业!

而后,赵鞅大刀阔斧变革,宗族崛起,公元前453年,赵鞅之子赵毋恤与韩魏携手共灭知氏,砥砺五十年,三家分晋,自此便是春秋之终,战国之始。

在晋国首都新田,赵氏族人举行盟誓仪式之后,杀牲以告神灵,将毛笔朱书的玉石片文书埋藏于地下,天地共鉴,至死不渝。

赵鞅生活在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他的儿子后来建立了(事实上的)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赵武灵王就是赵鞅的后人,灭掉了中山王,推行胡服骑射,让赵国强大一时。

[今生故事]

侯马盟书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出土的时候肯定要带一些泥土,1965年第一次出土的时候有六十多片,比较清楚的只有十二片,必须要先放在水里反复摇晃、洗涤,不敢用工具清理,因为字是用朱砂写上去的。盟书实际上只有鸡蛋或者鸭蛋那么大,一篇上平均有九十个字。

这就是侯马盟书(考古报告),他们识别出来的盟书有六百五十余件,共计一千六百五十五个字,异体字一千二百七十四个,单字有三百八十一个,就像是查字典一样,按笔划顺序检索,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侯马盟书里的一字多形就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不成熟的现象,尤其是“敢”字,一个字就有九十二种写法,中国文字没有统一之前,仅仅晋国一个国家就有这么多种写法,其他国家还有其他写法。

他们给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一本古文字研究工具书,这是无法估量的学术贡献。

我的父亲张颔先生尽管已经释读出三百八十一个字,但跟出土的盟书数量相比还是一个太小的部分,这一直是他念念不忘的事情。父亲在临终前还记挂着盟书的事,他在半清醒的状态下经常提起:新的科技手段能不能解决看不到的文字了,因为没有释读出来的文字还有很多,在发现之后也可能推翻我的观点,推翻我的观点不要紧,与事实更近一步了,这是一个好事情。

面对一生为之奋斗的研究成果,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是一种怎样的气度。

四十多年了,当年的侯马盟书整理小组一直没有放弃。张颔先生虽然已经去世了,陶正刚先生也卧病在床,八十三岁高龄的张守中先生独自参加侯马盟书五十三周年的研讨会,还在为侯马盟书奔走,这一次,两位先生特意叮嘱了几句话,要我一定带到:

侯马盟书还是一片沃土,需要有人去继承,需要有志者、年轻人去开垦耕耘,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未来不管是能有更多人参加古文字的研究,还是我们能用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来释读盟书上模糊不清的文字,都是民族之幸、文明之幸。年轻人加油。

今天我们从一代代考古人为探索侯马盟书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中感受到了古文字独特的魅力,古老的汉字跨越数千年的时空,至今仍然充盈着旺盛的生命力。感谢每一位考古工作者,用自己的青春韶华,带我们遍访了中华文明的滥觞之地,为我们重塑了华夏文明的原点坐标,向他们致敬。

我们志愿守护侯马盟书,守护历史,守护翰墨春秋。

【二】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蔡明、潘长江/上海京剧院京剧演员王珮瑜

舞台是时代的镜子,总有一些镜片,陈放在角落里,折射着时代的幻影;演员是戏曲的灵魂,我们应该守住这份戏曲之魂,让新时代的戏曲艺术开启新的篇章。

山西,表里山河,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北宋灭亡后,金人掳其艺伎北上,散落于山西,与晋南乐舞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戏曲。也是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以戏中的各角色的人物来演绎戏外的真实人生,公忠者雕以正貌,奸佞者刻以丑行。我们要守护的国宝便是根据当时ZLX的金院本“五花爨(cuan4)弄”雕成的戏俑,它们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世俗生活和戏曲的繁荣之景。

[前世传奇]

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的前世传奇发生在1155年,这一年,南宋奸臣秦桧去世了,天下百姓不约而同酌酒相庆,这不,山西侯马董家特意请了个戏班子在家门口摆戏台唱大戏,不料,却被同样摆戏台唱戏的老对头裴家给抢了风头,这可把老董头给气坏了,誓要夺回他侯马首富的体面。

˙我今天这出,就是为了要提醒提醒你们哥俩,别忘了,你们的爹娘是怎么死的。

˙这么多人呢,就不能体面点?

˙整天体面体面的,你知道什么叫体面吗?体面就是大宋皇帝被金人抓走,你爹娘不堪屈辱以身殉国。你懂宋人的那份名节和尊严吗?我为什么要嫁给你?就是因为我们王家敬重公公婆婆的忠魂,可是你呢?董家几百年的名门士族就这么葬送在你的手里。还有你,整天十三十三的,你以为没有了七情六欲你就能体面地活着了?你连你爹娘给你起的名字你都叫不出口。

˙我叫董靖康,我出生那年是靖康之乱,父母殉国,家也没落了,我就想考个状元恢复昔日荣光,可脚下是金人的地盘,我当不了官、考不了状元,也赶不走金人。

˙那你们俩就一个装疯一个卖傻,对得起你们死去的爹娘吗?我怕你体面久了,戏里戏外都分不清了。

˙什么是戏里什么是戏外?谁分得清楚?我有时候觉得,靖康耻才是戏里,阖家团圆才是戏外。

八百多年后,董明夫妇墓中的“五花爨弄”破土而出,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陕西人民以戏曲行教化,维护真善之道,也诉说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北宋灭亡之际,出现了五个相对固定的脚色,在民间如火如荼地盛行起来,元代的戏评家夏庭芝、陶宗仪将这五种脚色称为“五花爨弄”。关于这五种脚色行当的形象、功能和特点,学界的探索目前仍在继续。

[今生故事]

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将中国戏曲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几百年,然而在今天,戏曲似乎不像在过去那么有吸引力,但在我心里,这也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可以用全新的方式诠释最古老的艺术,但唱念做打不会变,手眼身法不会变,美,更不会变。

这组戏俑有五个角色,就是当时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戏曲人物。末泥是整个一出戏当中的主角,副净和副末负责搞笑,旁边头发像花冠一样,穿着大红袄,腰里系着黄金帕,手里拿着团扇的角色叫引戏。由于当时表演的情节大多数都是市井JF,所以还需要一位官员来进行调解,这一位就是装孤,这就是今天戏曲生旦净丑的早期源头。

现在全国各大戏曲院团,每一年都有很多的创新作品,不仅是京剧,其他曲种也纷纷大胆尝试新编戏和现代戏。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戏曲工作者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为戏曲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共同努力着。

古韵新词,余音绕梁。戏曲曾经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精神家园,今天,从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身上,我们找到了戏曲超越前代、风靡当代、流传百代的秘诀,那就是不断地根据时代的需求衍生出新的作品,才能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我们志愿守护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守护历史,守护国韵华音。

【三】木板漆画——唐嫣、罗晋/中南民族大学讲师张志纲

这组木板漆画长约八十厘米,宽约二十厘米,上下两侧均有榫卯,组接起来便是琅琊王司马金龙的一扇彩绘漆屏风。古人讲,屏风立于此,必身正行直、棱角分明,在没有高椅,惯于席地而坐的南北朝,它是重要的家具之一。屏风画上,描绘着个性昭然的帝王、忠臣、孝子、烈女等人物形象,线条勾勒流畅自如,设色渲染艳丽多彩。画上题字皆是墨书,矫若惊龙,独树一帜。这组木板漆画,就如同站在美的十字路口,上承汉代遗风,下开隋唐先河。

[前世传奇]

木板漆画的前世传奇,发生在南朝北朝是对头的北魏时期,我们的主人公之一司马金龙,其父曾是南方的东晋皇族,当年蒙难北奔投魏,建功立业。司马家族再次风生再起。年轻的司马金龙与鲜卑名将之女钦文姬辰结为连理并喜得二子,这个混血小家庭的日子过得可是相当热闹,不信你们看。

˙我虽是鲜卑人,但我的家乡,要从这里往西千里;你是HR,你的家乡,从这里往南数百里,而如今,你我皆在这北方的大地上扎根发芽,彼此交融,总有一天它会枝叶繁茂,开出不一样的花。

˙悠悠风来,播撒四方,便是一个不一样的天地吧。

1965年,琅琊康王司马金龙与妻子钦文姬辰的合葬墓被偶然打开,屏风的那一抹朱红艳,是古之微笑日常,而上面的话今尾音犹在,令世人有幸再睹千年事。

在隋唐盛世之前,中国历史曾经历了大分裂时代,大分裂也是大融合,司马金龙一家几代人的经历便是这一历史大潮的缩影。司马家族本是东晋皇族,司马楚之当年为避免灭族,从南逃到北,投靠了北魏王朝,他积极与鲜卑上层贵族政治联姻,所以他们家族后代中,兼具汉、鲜、匈三族的基因。

[今生故事]

为什么要选择复制这幅漆画?

我是1999年第一次在教材上看到这幅漆画作品,当时乔十光老师就给我们讲,这组木板漆画是尤为珍贵的,而且JD是美术史上非常重量级的画作,谁能破解这幅漆画的制作秘密,谁就掌握了古代漆画制作的精髓。所以我就想通过复制的所感所悟更好地教导我的学生。

您先别高兴得太早了,复制得不是太理想。

那您跟我们讲讲,怎么它就不是特别理想?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难点。第一个难点是描线。通过复制我才深深理解乔老师说的那句“离顾恺之最近的漆画”的意思,要接近顾恺之是多么难,他的代表作《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其实都是后世的摹本,但是这组木板漆画距离顾恺之生活的年代非常近,可以说就是同时代的作品。顾恺之的标志性特色叫“春蚕吐丝描”,人物衣服上的线条非常细腻、均匀、灵动,木板漆画上人物的动态与顾恺之的画作非常像,最有特点的就是人物鱼尾裙摆,还有飘逸的裙带,都是典型的“春蚕吐丝描”技法。

用漆来作画,还要达到“春蚕吐丝描”的神韵,这个难度在哪?

我们现在还经常用如胶似漆来形容人和人之间关系非常亲密,最早的时候,我们的古人用大漆当胶水来粘接木头,所以你想想,用这么粘稠的漆液来画画,它一定比墨、比油彩要困难很多。大漆是有脾气的,真正有经验的漆艺匠人是要顺着漆的脾气制作,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第二个难点是调颜色。我们看到木板漆画的颜色非常鲜艳亮丽,现在也只能猜测它可能是用大漆蘸着矿物质的颜料来调的,还会加油,目前从资料记载中看,加的可能是核桃油。每个漆艺匠人在调色的时候都有自己独特的调色经验,究竟这幅漆画的制作者用的是什么方法,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只能反复琢磨、反复实验尽量接近它的效果。最终,我是用漆来调色的,颜色和原作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这个经验也恰恰说明了一个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传统技艺丢掉容易,再捡回来可就难了。

第三个难点就是底胎的制作。到现在也没有破解木板漆画底胎制作具体的工艺流程是什么样的,我们通过查找、分析文献,估计第一个步骤是在木板上涂三道漆,接下来再裱布、刮灰,刮完两次之后,要打磨四次、S三次漆,最终再涂红色的朱漆,一共十四步。涂漆最忌讳的就是厚,就拿我们的国宝木板漆画来说,它的朱漆的厚度还不到0.1毫米,比头发丝还细。

这足以看出古代中国漆工艺已经到了相当高超的水准,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掌握和使用这门技艺的呢,张老师?

漆艺最早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可以追溯到八千多年前,那个时候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掌握了割漆的技术了。我们所说的“漆”字,在古代是没有三点水的,只有右边的部分:上边是个木字——漆树;中间是两撇,就是在漆树上割两刀;下面是水,就是指漆液流出来了。这个字非常形象地展现了割树取漆的过程,我们的先民在劳作过程中,拿贝壳把漆收集起来,漆在刚刚割下来的时候是乳白色的,慢慢氧化,干涸之后变成黑色,我们说的“漆黑一片”“墨色如漆”就是从这儿来的。我们的语言文化处处都有大漆的印记,如果没有漆器,我们熟知的中华文明史不知道要损失多少精彩的篇章。比如说“高山流水遇知音”,俞伯牙奏唱那一首千古绝唱,用的古琴就是大漆的;王羲之《兰亭集序》里面提到的“暮春修禊、曲水流觞”,“流觞”用的就是漆器;我们常说的“怕丢了乌纱帽”,“乌纱帽”就是涂了漆之后的纱,有一定的硬度,透气性还非常好;有一种非常名贵的砚台叫“漆砂砚”,非常轻便,且不伤笔;我们最DJ的墨也是一定要加入漆的,用这种墨写出来的字油光发亮,可以长时间保存。几千年来,中国匠人凭着一双巧手在漆器上闪展腾挪,打造出了独具我们中国气派的漆器,尤其是到了汉唐的时候,人们对漆器的喜爱程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就像提起史前时期我们总是想到彩陶一样,夏商周的青铜器、汉唐的漆器、明清的瓷器,咱们的中华文明史也是一部生活用具迭代发展的历史。那为什么汉唐时期的人对漆器这么情有独钟呢?

古人常说:“滴漆入土,千年不腐”,说的就是大漆可以防水防腐。我们做了一个实验,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给瓷碗和漆碗里分别倒入牛奶,不断观察,四天之后,漆碗里的牛奶变成了酸奶,瓷碗里的牛奶已经臭不可闻了,说明大漆防腐保鲜的能力非常强。

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发现大漆防腐的秘密了,在七千多年前就开始使用朱漆的木碗。

七千多年前,那还是新石器时代呢。漆器这么多优点,曾经这么流行,为什么反而现在跟我们的生活渐渐疏离了呢?

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材料太贵,第二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工艺比较复杂。古人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而且漆液不是随时都能有的,漆树只有在生长十年之后才能取漆,一年只能割十几次,大漆是当之无愧的SC品。

那司马金龙这一整套漆屏风坐下来得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

古人曾用“一杯棬(quan1,饮器)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工”来形容漆器的费工费时。正是因为如此,唐代安史之乱之后,漆器屡屡被看成是奢靡亡国之物,在唐代宗时期还推出过“限漆令”,再加上逐渐有许多物美价廉的材料,像陶瓷、玻璃、塑料,尤其是化学漆的出现,让大漆慢慢从日常生活中消失了。大家都知道China是瓷器的意思,Japan是日本,而Japan的本意是漆器,每当想起这一点,我是真的打心底里感觉无限悲凉。大漆曾经为我们的生活做出了那么多贡献,但现在我们却慢慢把它遗忘,对我来说,漆器的精神和中国人的精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中国人讲礼,漆器和体温非常接近,非常平易近人,本身看起来好像很软弱,但是干了之后变得非常坚强,能够千年不腐。我们今天讲的这件国宝,它其实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一件艺术品,它脚下的巨人,就是我们八千多年前的漆文化。复制木板漆画只是第一步,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要让这种工艺和精神重新回归到中国人的现代生活中,这才是最好的传承。

八千年的漆文化,让漆器回归生活才是对它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幸好还有像张志纲这样热爱漆器、热爱传统工艺的人,我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遥远。

我们志愿守护木板漆画,守护历史,守护漆彩万华。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